身体的左右不平衡

上一章 · 章节列表 · 下一章

 《人体使用手册》 > 吴清忠先生个人博客文摘及答网友问身体的左右不平衡

在『人可以貌相』一文中所谈的左右脸的差异问题,主要讨论的是气质方面的差异。其实在生理上也有左右脸的差异,这种差异不仅只于脸部,实际上整个身体的左右都可能有所不同。

大多数人在穿鞋时,都有左右脚大小不同的经验,这就是身体左右不平衡的现象。这种现象在血气充盈时,不会很明显,但是随着血气的下降,这种现象会愈来愈明显。

在面对镜子时,通常都会发现脸部有一边胖,一边瘦的现象。通常脸部的肥胖是经络垃圾堆的结果,因此,较胖的脸,表示脸部那一侧的经络较差。身体和脸部的对应是相反的,左侧的脸反映的是右侧的身体,右侧的脸则反映左侧的身体。因此,左侧脸部较胖的人,身体右侧的机能较左侧为差。右侧脸部较胖的人,身体左侧的机能则较右侧为差。

我观察过几个中风的病人,这些人都出现了半身瘫痪的症状。但是在中风发生时,他们的左右腿就已经有非常明显的差异。瘫痪半边的腿远比正常的腿细得多。这种腿部粗细的变化,不是脑部血管破裂短期间形成的,而是长期慢慢累积的结果。

这种左右的不平衡,会随着血气的下降而愈来愈明显,差异会愈来愈大。身体不舒适时,也总是发生在其中较差的一侧。例如走路走多了,总是有一侧的腿先产生酸痛或无力的感觉。有时出现经络的疼痛,也总是发生在较弱的一侧。

在穴位按摩时,也是有一侧会较另一侧疼痛,但这时疼痛的一侧就不一定较弱的一侧。由于身体的疼痛感会随着血气太低而显得迟顿,这时较差的一侧,则可能由于血气不足使按摩时不易感觉到痛感。这时会痛的一侧反而是身体较好的一侧。如果血气没有低到痛感迟顿的水平,则比较弱的一侧,由于经络较不通畅,按摩时会比健康的一侧疼痛。

由于这种左右不平衡是血气低落的现象,因此,改善的方法,只有调养血气,使血气不断的回升,这种现象自然会慢慢改善,最终消失。

2006-12-20

※※※※※※※

dolphin说:

吴老师您好,很高兴在这个假期拜读了你的《人体使用手册》,感觉挺实用的。我也在看中医,可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,西医看不出什么病。症状是:脸色发黄,刚开始有点血色,眼圈黑,手脚发凉,舌苔白,晚上容易皮肤痒,回老家就出湿疹,去别处都没事,有时还会出现心脏突然紧张的跳动几下。中医说是脾湿,先天性免疫力地下,可是吃了一个多月的药还是不见效果。是不是脾的问题,怎样通过穴位按摩才能有个健康的身体?1/02/2007

吴清忠 说:

先天性免疫力低下是西医的名称,中医没这个病。你的问题是整体血气不足,加上肠胃的问题,经常造成心包积液过多。光吃药按摩是治不好的,这类问题得用养的方法,不是用治的。先试试一式三招,但得有耐心,长些时间应该会有效。1/17/2007

※※※※※※※

Bear说:

吴老师,新年祝你身体健康。我定时会看你的博客。一天一位网友说早餐应早上7-9时吃,因身体会吸收得快,并说千万别不吃早餐,即使过了这个时刻也要吃早餐。我回想起原来我从小到大也没有吃早餐的习惯。我今年26,即使求学时期定时早睡早起也没有此习惯,敢问这样会否造成不良影响呢?而且我从小到大,大便也不是每天可去,有时三四天才有一次,是否我身体已经习惯这样呢?这样正常吗?

因为我本身皮肤不好,这一年月经减少之余还不停长荳荳。现在正在看中医,她说我气血虚,以致内分秘失调。还说我天生是气虚的体质。其实每个人是否也有先天的体质呢?我自己也这么认为。工作关系,我每星期也需上通宵班一次。我发现做了十多年的同事,年纪虽比我大,皮肤却比我好。而我却只是做了三年这份工作。这个结果是否与天生的体质和性格有关呢?我本身也是个多忧虑和急性子的人,乳房也有纤维瘤。谢谢吴老师赐教!1/04/2007

吴清忠 说:

血气低的原因,通常是长期作息不良,或胆经不通造成的。因此,现在开始调养还来得及。三四天才大便,是不正常的,应该尽速改善,必要时可以利用健康食品帮助。1/17/2007

※※※※※※※

贾斯汀说:

吴老师,喝酒脸会红究竟是肝好还是肝不好?1/10/2007

吴清忠 说:

喝酒时,肝比较好才会发红,肝不好就会发青或发白。1/17/2007

※※※※※※※

 

上一章 · 章节列表 · 下一章

热门

  • 成方切用

    医方书。十三卷。清·吴仪洛撰。刊于1761年。撰者认为《医方考》和《医方集解》 二书,海内盛行,硕论名言,亦有缺略。故在二书基础上,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。共二十二万字,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。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。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;卷一~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、理血、补养、涩固等24门。每方记明主治、组方、配伍及方义,有的方剂注明出处。解放后有排印本。...

    吴仪洛11-17 完结

  • 古方汇精

    方书。5卷。清·爱虚老人辑。刊于嘉庆九年。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。分为内症、外科、疔毒、疯痰、疮毒、梅疮、丹毒、喉口、耳目、跌打伤损、妇科、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,列述其处方及主治。现有《珍本医书集成》本。...

    爱虚老人11-17 完结

  • 古今名医方论

    方书。四卷。清·罗美辑。刊于1675年。本书为作者所撰《古今名医汇粹》的姊妹篇。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。方末附以明、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,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,其选方不为不精;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,则不难断定,选方切于实用。美有 《内经博议》 已著录。罗氏喜读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 以及仲景之书。集古今名医方论,删繁择要,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。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。每方先载方名,次论主治,再介绍药物及服法,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。...

    罗美11-17 完结

  • 惠直堂经验方

    方书。清陶东平撰。四卷。东平名承熹,号青山学士,会稽 人。此书编者集其祖父、外祖父所辑效验方,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。计方1000余首,取其中“药味和平,用有成验”者900余首,分通治、补虚、伤寒、黄疸等47门,名“经验方”。又立怪疾、急救、救荒3门,附于卷末,名“备急方”。本书所载方剂,不惟广蒐博采,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,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。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,亦有特色。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。卷一~二为通治、补虚、种子、伤寒等内科杂病、五官科病证验方;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;卷四为妇科、儿科验方,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,急救、救荒、怪症方等。...

    陶承熹11-17 完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