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体形的肥胖,有不同的原因

上一章 · 章节列表 · 下一章

 《人体使用手册》 > 第七章 减肥不同体形的肥胖,有不同的原因

中医诊断学中的“望诊”,是非常重要的方法,其中又以“望形”最重要。“望形”时所“望”的就是肥胖的体形,也就是各个经络中垃圾堆积的状态。例如,前面章节提过的胆功能问题,会出现大腿外侧较胖或萝卜腿,即是“望形”的一种诊断实例。

从中医的理论中,当某个脏器活力较差时,其相应经络的活力也相对差。例如胃有寒象时,用手摸胃的部位,可以感觉到温度较周围低,这时这部份皮下的生理活动一定比周围差,当然就会堆垃圾了。

全身性均匀的肥胖,是脾脏能力低下,无法把分散身体各部位的废水送走所形成的。当脾脏把水送到了身体的中段,剩下的就是肾脏再把废水排出体外。因此,当身体中段腰及臀部特别肥胖时,是肾脏能力低下无法把废水排出去的症状,堆积在肾脏所在的区域的废水和垃圾,最终形成了中段特别肥胖的体型。

又例如,有些人的大腿外侧堆了很多脂肪,该部位是胆经经过的部位,因此,可以断言这个人的胆功能一定欠佳,而且不喜好运动。如果这个人喜好运动,则这部份所堆积的垃圾就会往下流动,积在小腿肚上,形成萝卜腿。因此,有萝卜腿的人,是胆功能不好又喜好运动的特征。前者的症状多数出现在女性身上,后者则多数出现在男性或女性运动员身上。这样的诊断,完全符合这个新的肥胖逻辑,经过临床诊断的验证,也和病人的实际情形相符。

另外额头上的皮下脂肪肥厚,以至于出现皱纹,由于该处是大肠经经过的部位,因此,可以断言这个人的大肠中的病灶较多;下巴两侧的脸颊肥厚,也是大肠经的问题。较高部位接近耳朵的部位较肥厚,则是小肠经的问题;正面脸颊,眼下及鼻子两侧较厚者,则是胃部的问题造成的;…等等。都是依据这个肥胖理论所建立的诊断方法。

在我们的经验里,当人体的血气上升到阳虚阶段时,身体会开始对各个脏器进行维修,当进行脏器的维修工作时,其相应经络的垃圾会开始排出。有些人原来头皮下有一层厚厚的垃圾,摸起来软软的,经过了几次肠胃的清理之后(身体自己进行的),头顶的垃圾排了出去,剩下薄薄的一层皮。

又如多数接受我们一式三招的朋友,在敲了一段时间的胆经之后,大腿外侧一层拱起来的肥肉就不见了。就是气血增加、胆经疏通之后,堆积在胆经上的垃圾也就排了出去。如果那些垃圾是人体贮存的能量,人体应该不会轻易将之排出去。

并不是只有胖的人会有垃圾堆积,有一些瘦的人,是由于肺气较弱,身体无法吸收水分,喝进去的水没有分布到各个器官就直接排出去。如果这个人同时也有脾虚的问题时,身体上也会堆积许多垃圾,但是垃圾中的水分很少,多数的垃圾都处于失水的状态,干干扁扁的,看起来不胖,摸起来很结实,黑黑瘦瘦的。

这种人一旦进行调养,当身体的血气上升到了阳虚水平,开始有能力清除垃圾时,会很快的将垃圾充水,使它能在身体的组织间流动,以便将之排出体外。因此,这个人会在很短的时间里,体重直线上升,体积也快速膨胀。我们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,病人在短短的几个月内,重了十几公斤,手臂也粗了两倍多。从一个黑黑瘦瘦的人,变成了白白胖胖的。由于这个人的肠胃里有许多问题,身体必需随着这些脏器问题的清除,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瘦下来。

虽然在过去这么多年来,我们并不以减肥为主要服务项目,但是在许多不同的病人身上都可以观察到这些垃圾在体内的变化。使我们确信肥胖不是吃得太多,而是排的太少的结果。

 

上一章 · 章节列表 · 下一章

热门

  • 成方切用

    医方书。十三卷。清·吴仪洛撰。刊于1761年。撰者认为《医方考》和《医方集解》 二书,海内盛行,硕论名言,亦有缺略。故在二书基础上,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。共二十二万字,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。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。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;卷一~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、理血、补养、涩固等24门。每方记明主治、组方、配伍及方义,有的方剂注明出处。解放后有排印本。...

    吴仪洛11-17 完结

  • 古方汇精

    方书。5卷。清·爱虚老人辑。刊于嘉庆九年。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。分为内症、外科、疔毒、疯痰、疮毒、梅疮、丹毒、喉口、耳目、跌打伤损、妇科、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,列述其处方及主治。现有《珍本医书集成》本。...

    爱虚老人11-17 完结

  • 古今名医方论

    方书。四卷。清·罗美辑。刊于1675年。本书为作者所撰《古今名医汇粹》的姊妹篇。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。方末附以明、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,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,其选方不为不精;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,则不难断定,选方切于实用。美有 《内经博议》 已著录。罗氏喜读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 以及仲景之书。集古今名医方论,删繁择要,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。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。每方先载方名,次论主治,再介绍药物及服法,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。...

    罗美11-17 完结

  • 惠直堂经验方

    方书。清陶东平撰。四卷。东平名承熹,号青山学士,会稽 人。此书编者集其祖父、外祖父所辑效验方,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。计方1000余首,取其中“药味和平,用有成验”者900余首,分通治、补虚、伤寒、黄疸等47门,名“经验方”。又立怪疾、急救、救荒3门,附于卷末,名“备急方”。本书所载方剂,不惟广蒐博采,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,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。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,亦有特色。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。卷一~二为通治、补虚、种子、伤寒等内科杂病、五官科病证验方;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;卷四为妇科、儿科验方,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,急救、救荒、怪症方等。...

    陶承熹11-17 完结